期刊简介
《国际外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原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74年创刊,自2007年起变更为月刊,2008年采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同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目前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国际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8~24F鞘管介入术后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邵磊;邵江;刘昌伟;陈跃鑫;吴巍巍;宋小军;李拥军
关键词:鞘管, 介入术后, 血管缝合器, 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 微创治疗, 血管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早期下床活动, 患者, 主动脉夹层, 预防和处理, 回顾性分析, 腹主动脉瘤, 注意事项, 住院时间, 治疗手段, 早期康复, 应用安全, 压迫止血
摘要:随着介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外科手术正逐渐向腔内及微创方向发展,并且已经超过传统开刀手术成为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却增加了患者的卧床时间及微创治疗以外的痛苦.而血管缝合器的出现,尤其是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中(6F鞘管),文献表明,血管缝合器应用安全、有效的特点,使微创手术真正实现了微创: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康复,从而减轻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1-3].但对于更大直径鞘管术后的血管缝合,文献报道并不多见[4],尤其是12F鞘管以上的血管缝合[5-7].笔者通过对1 10例外周动脉系统疾病患者(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狭窄症,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血管缝合器在8 ~24F鞘管介入手术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并重点分析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