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外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原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74年创刊,自2007年起变更为月刊,2008年采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同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目前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6/R

邮发代号: 2-6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7期文章
  • 补体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被单克隆抗体激活的补体可以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溶解或增强ADCC作用.然而肿瘤细胞表面通常有高水平表达的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mCRP)使其免受补体介导的杀伤作用.近期研究表明,阻断或克服肿瘤细胞的mCRP可显著提高单抗免疫治疗的疗效.另外,单抗辅以β-葡聚糖可以使iC3b沉积在肿瘤细胞表面并激活补体受体3(CR3)从而介导CR3依赖性细胞毒作用.这些都已成为现有单抗作用机制的有益补充.......

    作者:苏轶男;张瑾 刊期: 2007- 07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辐射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可通过清除细胞内过多的活性氧、对抗细胞内氧化应激、调整氧化还原平衡、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机体细胞免疫等途径,对皮肤、视网膜、肺脏、肝脏、小肠、肾脏、造血系统等多种器官组织的辐射损伤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辐射损伤防治药物.......

    作者:张再重;王瑜;王烈 刊期: 2007- 07

  • PPARs在梗阻性黄疸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自从1990年过氧化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s-activatedreceptors,PPARs)被发现后,其各种生物学功能被陆续地阐明.研究表明,PPARs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对梗阻性黄疸肝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问题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许海波;巩鹏 刊期: 2007- 07

  • 动力性肌肉游离移植治疗晚期面瘫的历史和研究进展

    面瘫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都带来了极大困难.通过相关学者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很多治疗面瘫的新方法、新理论,应用这些方法可使面瘫患者表情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动力性肌肉游离移植重建表情肌功能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肌肉采用不同的方法游离移植治疗面瘫的效果不同,不同的肌肉采用相同的方法游离移植治疗面瘫亦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需要对肌肉、面神经供支、手术方式三者综合考虑动力性治疗面瘫的方法.......

    作者:沈俊;许扬滨 刊期: 2007- 07

  • 小淋巴结转移与结直肠癌分期和预后的关系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对结直肠癌标本淋巴结检查没有统一的规范,对直径<5mm的小淋巴结的检出和转移状况不重视.而传统的淋巴结检查方法,对小淋巴结漏检的可能性极大.多个研究表明:小淋巴结中不仅存在转移,且其占阳性淋巴结总数的50%以上.小淋巴结的检出精确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分期,有利于术后正确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上应改进结直肠癌标本淋巴结检查方法,提高小淋巴结的检出率......

    作者:王一刻;丁克峰 刊期: 2007- 07

  •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现状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个常见且潜在生命危险的临床症状.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有效的内镜止血方法及抑酸药物的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在过去20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药物联合内镜的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在很多医疗单位内镜治疗已被广泛采用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而手术治疗,作为控制出血的彻底的方法,多在上述治疗方法失败后采用.选择手术治疗或是重复内镜治疗可基于病人的并......

    作者:余汁;陈力 刊期: 2007- 07

  • 严重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机体在严重烧伤的情况下常常会并发应激性溃疡,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甚至出现溃疡性出血,加重病情,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深入了解烧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阐明烧伤与应激性溃疡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并发的应激性溃疡发生,降低严重烧伤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庹晓晔;柴家科 刊期: 2007- 07

  •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有症状和无症状严重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而颈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是近10余年新出现的技术.其微创的特点对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言,无疑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有高度手术风险的患者颈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是好的选择.文章分别阐述两种手术的特点,提出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佳选择及当前面临的焦点问题.......

    作者:吴鸣;倪绍忠;时开网 刊期: 2007- 07

  • 儿童供、受体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免疫抑制治疗进展

    随着国内供体池越来越紧缺,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成为急症肝移植的选择之一.文献报道儿童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效果好于成人.而ABO血型不相容儿童肝移植的免疫治疗发展,也反映了免疫治疗的发展.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出现,为了减少过度免疫抑制带来的副作用,人们提出了更多更有效的免疫抑制方案,使得跨血型屏障的急症儿童肝移植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迪 刊期: 2007- 07

  • 小肠吸收胆固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胆固醇通过分布于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膜的Niemann-PickC1样蛋白1摄取,ATP结合盒G5、G8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摄取过程.进入上皮细胞的胆固醇大多数被乙酰辅酶A,胆固醇转乙酰基酶2酯化,随后通过组装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另一部分胆固醇则以未酯化形式直接进入血循环形成高密度脂蛋白颗粒.这些过程受核受体--肝脏X受体的调控.年龄、性别、黏膜屏障和小肠传输速度也影响......

    作者:姜翀弋;韩天权;张圣道 刊期: 200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