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外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原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74年创刊,自2007年起变更为月刊,2008年采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同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目前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6/R

邮发代号: 2-6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3期文章
  • 树突状细胞与肝脏移植的免疫耐受

    总结近10余年来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肝脏移植应用方面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楠;马庆久 刊期: 2005- 03

  •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文通过综述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时表达增加,具有双向作用,不仅可促进炎症坏死和细胞凋亡,而且在缺血再灌注时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促进肝脏的再生.进一步研究其双向作用的具体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伟;毕旭东 刊期: 2005- 03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免疫调整治疗

    免疫功能状态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机体免疫状态的调整已成为当前MODS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胸腺肽在MODS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芦灵军;陈晓理 刊期: 2005- 03

  • DNA甲基化与肝细胞癌

    DNA甲基化是目前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肝细胞癌中肿瘤相关基因特别是抑癌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构成其独特的甲基化谱,成为肝细胞癌的表遗传标志,在肝细胞癌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桂银;钱叶本;朱立新 刊期: 2005- 03

  • 肝癌转移基因的研究现状

    肝细胞癌的转移、复发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的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调控,本文就相关基因及染色体的特点及其与肝癌转移、复发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陆健;卞建民 刊期: 2005- 03

  • 神经生长因子与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神经系统发育、维持神经元存活和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均有重要作用,可近年来研究发现NGF还具有促进各类组织血管形成的作用.本文对NGF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强;伍亚民 刊期: 2005- 03

  • RNA干扰技术在肝脏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RNA干扰(RNAi)是同源性双链RNA诱发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它可以通过抑制蛋白表达模拟基因敲除技术.RNAi可以由外源性途径导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表达抑制.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脏肿瘤的治疗和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海峰;吴志勇 刊期: 2005- 03

  • 原位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分析进展

    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的高胆红素血症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发生的原因较多且混合存在,机制错综复杂,给临床的正确治疗带来困难.故对其发生原因的正确分析,是预防及治疗术后黄疸的关键.本文即对临床上常见的原因及新的研究发现作一综述,分别从肝源性损伤、胆道系统源性损伤、血源性损伤、药物源性损伤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高毅明;刘胜利 刊期: 2005- 03

  • CTLA4-Ig与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

    应用CTLA4-Ig或导入CTLA4-Ig基因在动物器官移植中诱导了免疫耐受.其主要作用机制是CTLA4-Ig可以阻断B7:CD28/CTLA4共刺激通路,阻碍第二信号的传递,从而抑制T细胞活化.CTLA4-Ig为诱导器官移植后的免疫耐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王晓亮;彭民浩 刊期: 2005- 03

  • 趋化因子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与表达水平

    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表明,趋化性细胞因子在器官移植排斥期间的表达异常活跃,由其介导白细胞汇集到移植组织内并活化,激发并加剧移植物组织内炎性发展,致使其受损害,而发生急、慢性排斥.因此,动态观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量能变化可成为急、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证据,也是发生排斥的早期信号,以达到长期观察移植器官的预后发展,指导免疫调节治疗的目的.......

    作者:曾章新;谭建明 刊期: 200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