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外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原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74年创刊,自2007年起变更为月刊,2008年采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同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目前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国际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治对策
何延政
关键词:
摘要:近几十年来,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的病死率一直维持在50%~ 70%的高水平[1-2].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临床医师对AMI临床特点不熟悉,在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时的忽略而导致延误诊断;还有一种原因是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AMI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心力衰竭、房颤、冠心病、高血压和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3].导致AMI的疾病主要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阻塞性疾病、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Nonocclusive mesenteric ischemia,NOMI)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统计资料显示[4]:疑诊AMI平均需要7.9h,在获得有效治疗前平均需要2.5h,而在热缺血6h之后,小肠黏膜屏障就出现断裂和细菌移位,并且出现小肠壁病理形态的改变.虽然在急腹症患者中仅有1%的患者罹患AMI,但在70岁以上的患者中罹患AMI的概率则上升到10%,所以对AMI及时的诊治必须引起重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