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外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原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74年创刊,自2007年起变更为月刊,2008年采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同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目前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首页>国际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9年第01期

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组氨酸脱羧酶、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金殷植;马连飞;吴浩利;陈明浩

关键词:肠梗阻, 诊断, 组氨酸脱羧酶,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D-二聚体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组氨酸脱羧酶(HDC)、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患者20例(绞窄性肠梗阻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20例(单纯性肠梗阻组)及腹膜炎患者20例(腹膜炎组),另选取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DC和I-FABP浓度,比较4组样本的上述指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amhane's T2和Dunnett's T3方法;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数据及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正常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为(6.97±1.68)× 109/L,单纯性肠梗阻组、腹膜炎组和绞窄性肠梗阻组分别为(8.24±2.78)×109/L、(11.33±4.75)×109/L和(12.53±5.96)×109/L.绞窄性肠梗阻组和腹膜炎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74,P=0.01).单纯性肠梗阻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0.44±0.30) μg/ml,单纯性肠梗阻组、腹膜炎组和绞窄性肠梗阻组分别为(1.17±0.67)、(1.20±0.72)、(1.67±0.67) μg/ml.绞窄性肠梗阻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7.08,P=0.00),其余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HDC浓度为(5.51 ±4.30) ng/ml,单纯性肠梗阻组、腹膜炎组、绞窄性肠梗阻组分别为(14.33±3.71)、(11.53±4.67)、(35.65±21.15) ng/ml.绞窄性肠梗阻时血清HDC浓度显著升高,与其他3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9.03,P=0.00).正常对照组血清I-FABP浓度为(0.20±0.06) ng/ml,单纯性肠梗阻组、腹膜炎组和绞窄性肠梗阻组分别为(0.31±0.17)、(0.22±0.03)、(0.81±0.56) ng/ml.绞窄性肠梗阻时血清I-FABP浓度显著升高,与其他3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23.07,P=0.01).血清HDC、I-FABP和血浆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的AUC分别为0.998、0.868、0.730、0.704.结论 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和HDC或I-FABP联合检测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