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外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原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74年创刊,自2007年起变更为月刊,2008年采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同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目前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6/R

邮发代号: 2-6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9年第3期文章
  •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治疗烧伤后期创面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在治疗烧伤后期创面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60例烧伤后期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入院后创面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溶液清创并湿敷,1次/d;对照组以庆大霉素+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湿敷,1次/d.2组创面清洁后40例行清创植皮,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检测创面菌群变化,比较两......

    作者:高伟;陈为艳;张宝泉;杨新刚;王守峰;党正杰 刊期: 2009- 03

  • 胎儿终丝形态学及光镜研究

    目的观察正常胎儿终丝形态及其结构,为研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终丝结构提供参照标准.方法测量并切除10例新鲜流产胎儿终丝,取其纵、横切面行光镜观察.结果终丝由1~5μm直径的弹簧样纵向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呈层分布,每层之间有空隙;层内纤维束之间也有空隙.层间隙、束间隙及束内每根纤维问由横向精细网状纤维连结,也可见到胶原纤维束交叉连结各束间及层问纤维.弹性纤维分散在胶原纤维束内或集中排列在胶原纤维束......

    作者:张春雷;刘福云;夏冰;陈明伟;季泽娟 刊期: 2009- 03

  • 中国人肝动脉化疗栓塞死亡原因分析(14年病例统计)

    目的探讨中国人近14年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死亡原因和发病基础.方法联合检索中国牛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1994年01月~2008年09月的相关文章,分析TACE术后死亡的原因、特点.结果中国近14年共报道150例TACE术后病死病例,其中肝功能衰竭、上消化管出血和肝癌破裂出血约占84%,78.7%的病死病例发生在TACE术后1月内.结论肝功能衰竭、上消化管出血和肝癌破裂出血是T......

    作者:金鑫;刘晶;王宝磊;卢云 刊期: 2009- 03

  • 三氧化二砷对裸鼠人乳腺癌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乳腺癌移植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BALB/C-nu/nu裸鼠ER阴性MDA-MB-435s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S2O3、顺铂和0.9%氯化钠注射液(NS)腹腔内注射,观察移植瘤的瘤重及抑瘤率.并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PTEN和Casepase7的表达.结果AS2O3高剂量组、AS2O3低剂量组、顺铂组均能明显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抑......

    作者:李艳华;张伟杰;李杨;樊青霞;王留兴 刊期: 2009- 03

  • 大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胃肠外组(PN)41例,胃肠内组(EN)45例,分别于大肠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营养制剂及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术前第3天及术后第5天、第8天细胞和体液免疫指标、白蛋白、体重等变化.结果PN、EN术后第5天组间比较:白蛋白、前白蛋白、IgA、IgM、淋巴细胞指标P<0.05;PN、EN术后第8天组间比较: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

    作者:张凯松;洪宇明;徐冰理;刘建中 刊期: 2009- 03

  • 全胃切除术后经鼻管饲肠内营养所致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全胃切除手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195例全胃切除手术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约占14.87%)患者发生腹胀,17例(约占8.71%)腹泻,6例(约占3.07%)代谢性并发症,3例吻合口瘘,l例结肠穿孔.结论胃癌患者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所致的并发症与患者手术应激、营......

    作者:范学圣;熊茂明;孟翔凌;方骏;汤大纬;王德志 刊期: 2009- 03

  • 胃印戒细胞癌对T、N、M分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对T、N、M分期的影响,评估胃印戒细胞癌的T、N、M分期是否与管状腺癌有差异.方法对351例接受≥D2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59例组织学类型为印戒细胞癌和161例为管状腺癌的T、N、M分期的差异;多因素分析印戒细胞癌对T、N、M分期的影响.结果卡方检验提示胃印戒细胞癌与管状腺癌的T、N、M分期没有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印戒细胞癌不是影响T、N、M分期的独立影......

    作者:于俊秀;魏法才;隋永领;杨道贵;邵峰 刊期: 2009- 03

  • 残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1930年Eicheller[1]首次引入残胃癌(gastricstumpcancer,GSC)的概念.对其确切定义,几经争论近年终于取得共识:即胃切除术后,不论首次手术胃疾病的性质、切除范围、重建方式,残胃内又发生的癌,包含可能是残胃冉发癌,均称为残胃癌.......

    作者:陈光 刊期: 2009- 03

  • 腹腔镜胃肠管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现状和展望

    腹腔镜外科技术已发展20余年,自1991年Ja.cobs等[1]报道世界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Kitano等[2].施行首例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以来,目前腹腔镜胃肠管恶性肿瘤根治术已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通过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胃肠管恶性肿瘤根治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反应轻、胃肠管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被广大外科医师认可.......

    作者:杜晓辉 刊期: 2009- 03

  • 我国颅脑创伤急诊救治探讨

    近10年来,我国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患者呈急剧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TBI的发病率为每年(100~150)人/10万人,其中重型TBI患者占18%~20%,但TBI病死率占整个创伤患者的85%,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及时有效的早期抢救,不但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致残率.......

    作者:谢春成;尚振德;王立君;张相彤 刊期: 200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