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外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原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74年创刊,自2007年起变更为月刊,2008年采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同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目前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6/R

邮发代号: 2-6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一种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新方法

    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主要根据有确切资料的病理学分期、原发灶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微血管侵犯的组织学结果,术后3~7d就能得出结果.但传统的淋巴结检查方法中,淋巴结转移数目和转移淋巴结解剖部位结果常因工作量巨大,旷日持久,不能得出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医患双方都要求及早确定分期,用以确定辅助化疗,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皆对病人有害,是无证据、不负责且不规范的治疗.当今国外有研究局部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浸出液癌......

    作者:方军;张应天 刊期: 2008- 03

  • 电视纵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本文综述了电视纵隔镜在临床诊治上的应用,包括:(1)电视纵隔镜的检查方法;(2)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如肺癌分期及对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在治疗上已经应用于纵隔占位及食管癌的切除、手汗症的治疗、恶性胸水的诊治及纵隔脓肿的引流等方面;(3)电视纵隔镜检查的并发症.......

    作者:王志恒;林若柏 刊期: 2008- 03

  •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近年来,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胃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胃癌术后复发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探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胃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报道进行综述.......

    作者:黄永刚;孙鹏 刊期: 2008- 03

  • 肠管吻合愈合参数的研究进展

    肠管吻合口漏是结肠直肠手术严重的并发症,肠管愈合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评价肠管愈合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法、生化法、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学法.评估参数主要有爆破压、断裂强度、胶原量、金属基质酶量和病理分级.胶原和金属基质酶的测量是评估肠管愈合重要的指标.胶原是主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它在伤口愈合中决定连续组织的机械强度.肠管的胶原主要是Ⅰ、Ⅲ胶原,胶原的降解是几种金属基质酶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彭春辉;陈亚军 刊期: 2008- 03

  • 胃肠间质瘤诊断与治疗进展

    胃肠间质瘤是消化管少见的肿瘤,通常认为起源于肠管Cajal细胞,以酪氨酸激酶受体KIT蛋白(CD117)获得性突变为其特点.对于可切除肿瘤,目前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复发和转移的肿瘤,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伊马替尼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龚勋;陈宗祜;项建斌 刊期: 2008- 03

  • 中西药交替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目的中西医结合灌肠与单纯常规西药口服、静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自拟方与西药交替灌肠;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药口服、肌注、静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孙真理;龙发伟 刊期: 2008- 03

  •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管疾病临床应用中的初步探讨

    超声内镜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在鉴别上消化管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的、区分消化管腔内病变还是腔外压迫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同时,超声内镜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癌肿浸润的深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食管癌、胃癌的术前TNM分期、可切除性及预后的判断均有极大的价值.现将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消化科及胃肠外科超声内镜检查上消化管病变的结果作一初步总结.......

    作者:徐永居;朱海杭;刘军;陈娣;汤东;王道荣 刊期: 2008- 03

  • 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价值及意义

    目的探讨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在常规Whipple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重点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14abed)、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a2b1)、以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12abpch)、肝动脉旁(8组)、腹腔动脉旁(9组)淋巴结.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胰瘘l例.1l例患者中有7例(63.6%)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胰头后(13......

    作者:田毅峰;王耀东;赖智德;邱福南;周松强 刊期: 2008- 03

  • 胃肠管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胃肠管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肠管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资料.结果2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除横结肠1例为T细胞来源,其余均为B细胞淋巴瘤.胃淋巴瘤CT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胃壁弥漫增厚型13例(81.2%),节段增厚型2例(12.5%),肿块型1例(6.3%).平均壁厚3.3cm(0.6~6.8cm).肠管淋巴瘤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1例回肠......

    作者:徐宏刚;陈阿梅;江新青 刊期: 2008- 03

  •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形成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手术切除肿瘤,行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60例,其中胸腔内吻合48例,颈部吻合12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胸腔内吻合口瘘48例,死亡4例.颈部吻合口瘘1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注意手术操作及改进吻合方法是减少吻合口瘘的关键因素,确切的感染控制和充分的营养支持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强 刊期: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