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外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原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74年创刊,自2007年起变更为月刊,2008年采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同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目前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6/R
邮发代号: 2-60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6/R
- 国内刊号:11-539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胰腺假性囊肿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成为医学界的争论热点.本文就近年来针对胰腺假性囊肿的分期分型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刘震杰;沈来根 刊期: 2006- 03
-
缺血再灌注与肝再生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其调控机制复杂.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参与肝再生调控,但其作用机制不明,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志刚;钱叶本 刊期: 2006- 03
-
胰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因其早期胰外播散,确诊时多已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很低,预后不佳,所以有必要开展以手术治疗为主,以放疗、化疗及基因免疫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本文就近年来胰腺癌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旭飞;沈岩 刊期: 2006- 03
-
肺静脉狭窄诊治进展
肺静脉狭窄分为先天性肺静脉狭窄和获得性肺静脉狭窄,病理表现为在肺静脉开口、肺外肺静脉、肺内肺静脉或肺静脉-左心房吻合口等部位出现节段性或弥漫性内膜过度增生、中层增厚、管壁纤维化.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和超高速CT等是其主要检查手段.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应积极治疗,治疗手段包括球囊扩张、介入支架植入、手术矫治、术中支架植入及杂交应用多种方法.......
作者:李建荣;刘迎龙 刊期: 2006- 03
-
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是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临床上骨转移大多为溶骨性转移,乳腺癌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基质细胞共同参与这一病理过程.这些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骨转移启动和发展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治疗骨转移新的靶点.......
作者:王凤良;凌立君;刘晓安;王水 刊期: 2006- 03
-
腹部微创外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过去的100年,科技进步为外科领域带来了众多新器械、新技术、新观念,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方兴未艾.光学技术、微型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微创外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遥控机器人手术、经自然孔道手术和新型手术导航系统将在不远的将来进入临床,使微创外科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回顾了微创外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作者:肖亮;仇明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胃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 2 069 99m锝抗CD15单克隆抗体(Leu Tech)显影改善阑尾炎征象可疑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处理
- 3 转录因子E2F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4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造口与无预防性造口临床对比研究
- 5 乳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分子标志物表达差异的回顾性研究
- 6 脓毒症中的胰岛素抵抗力
- 7 肠内营养与急性胰腺炎 (文献综述)
- 8 Aspirex机械旋吸导管微创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 9 肝脏储备功能的检测
- 10 一种肝细胞移植的新来源--骨髓干细胞可塑性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 11 128胰腺粘液分泌瘤的临床表现
- 12 活体肝移植中肝动脉的处理
- 13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 14 结直肠癌解剖位置的连续性右向迁移
- 15 骶髂关节螺钉闭合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手术技巧
- 16 有关外科急性危重病有效治疗的功能性分期 (编译)
- 17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探讨
- 18 气体在内脏循环
- 19 乳糜胸的治疗进展
- 20 机器人外科